沙发

[校园动态] 【分享帖】如果回到两年前,我还会开启这场旅途

[复制链接]
梯队队员XUYU0014
 楼主| 2018-1-8 01:23:17 只看该作者
开篇杂谈 我,和我与RM的初识

嗯其实也不纯粹算一个自我介绍,大概率觉得熟悉我的人可能也就仅限于知道我在新加坡读书吧~~~这是在群里就可以知道的东西。


嗯虽然说我现在确实是博士一年级,但是要论如果我在国内读书,当年没有误打误撞的去到新加坡,我恐怕是肯定没法混到一个直博名额的。姑且把我的能力当作一个研一学生的能力吧。不过或许教育背景的不同催生出我们这边横向人才比纵向人才多得多的情况。我的母上大人是广工的老师,所以我对国内的本科教育并非没有了解。相比之下,我挺羡慕国内的本科教育的,扎实,多样,虽然压力比我们大(嗯这话其实说不准),但是我喜欢这种扎实感。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教育更强调自主性,更强调自己寻找机会,当然其实可能更适合就业而非科研吧,依我看来。所以新加坡的教育更注重全面,什么都要懂一点,什么都要会一点。当然至于有没有真的会,那就见仁见智了。


说回我自己,在这么个环境下我也就很自然而然的什么都学一些,也都没有很精。电控,32板子学一点,电路设计,学一点,机械设计,学一点(说到这吐槽一点,我有时候感觉我电子电机学院的机械设计水平,真的比机械学院要好,而他们反而做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多~~~),自动化算法,学一点。总之就是这一点,那一点凑起来。你说有偏向么?嗯有~~~吧~~~其实我自己做应用和系统整合得比较多,对于开发涉猎其实不多,其实算是个项目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在读博士,也算是把一些项目里的对流程的控制等一些因素也带进科研过程,觉得这样能更严谨。


可以这么说,RM的这个比赛,或者说这个项目,其实是我最喜欢的。研究性,创新性不少,但是能和项目性很好的平衡。这种项目是我最喜欢的。而比赛,使得这个项目有个最终的成果战士和目的。这其实贯穿了我所有的本科项目。我在做RM之前是做无人机的,用的正是大疆的飞控(因为好用实惠不用自己写飞控程序啧啧啧)。我做全自动无人机和遥控无人机,然后目的基本都是去参加新加坡的无人机大赛。虽然奖项不多(水了一金一银一铜)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其实之前至于国内的机器人大赛或者大学生电子类比赛,比较熟悉的是飞思卡尔,电子创新(?)还有Robocon,对于Robomaster(s)这个比赛的了解源于我的前队友的一次微信消息,还是群微信消息。因为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也算一个不小的群体,大家为了沟通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校内留学生群。一般来说这个留学生群我是屏蔽消息通知的。但是就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就偶然的看到了这么一个关于RM比赛的介绍。嗯也算是一种招新手段。我高中时候是参加FLL的,所以对机器人情有独钟,就感觉,hmm,好像挺好玩的。那时候已经是一月了。但是我估计因为是大疆第一次邀请国外队伍,所以一月报名也不算晚。(至于后来很多我并不完全知道真相的事情我会以我的视角在后面阐述)


那时候其实我确实有想法到了暑假去做实习,这是这里本科生的一般正常操作,因为只有做实习才能在履历上有实习经验,才能,在一群可能成绩和你相当甚至比你好的人中脱颖而出(事实上这也就印证了我说这边的教育很重视就业这点,但其实真的招人的时候真的更看重学业成绩,这之后我可能会再说)。但是看到这个比赛,我心想,如果要实习,就会错过4月到最后比赛8月这段黄金的准备时间,我自己又绝对不相信说边实习边搞项目能搞出好成绩。因为你实习,朝九晚五(基本不可能晚五,晚七算正常),回到学校九点钟,第二天你还要七点钟爬起来,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在准备比赛上面。而这点在后面被一次又一次的证实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实习,不找了,(那时候有意向读博但没确定),大不了要找工作找个少点工资的也行。就这样,我和这位发信的人联系上了。我说我很感兴趣,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希望加入。这真的是个flag,结果真的到后面我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了。当然,我们队伍第一张招新海报也是我做的。现在再看会那个海报,觉得,真的,挺,搞笑的。我如果能找到,找回来给大家贴上。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至今依旧在继续的RM旅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 2024 RoboMasters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202209233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