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队
长安大学第一届RoboMaster机甲大师校内赛总结及经验
Robomaster校内赛长安大学站
赛后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RM在校内的关注度以及扩大机器人队的影响力,经研究决定,于201967日举办长安大学第一届RoboMaster机甲大师校内赛。本次校内赛由大疆科技RoboMaster组委会主办,长安大学机器人队、长安大学机械学院科协承办,并于赛后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发出加入2020机甲大师长安大学CHD战队邀请,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现我将针对首届校内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通过反思认为可以更加完善的地方进行以下简要总结:
一、准备阶段
活动时间规划:



















校内赛活动时间规划
(四月)15
16
17
18
19
20
21
宣传筹备
决赛场地测试
线上宣传
决赛场地测试
22
23
24
25
26
27
28
线上宣传
线下宣传 报名
宣讲会 线下宣传 报名
线下宣传 报名
线上报名
操作手比赛(周日)
29
30
(五月)1
2
3
4
5
现场培训会 (设+拼)
线上培训会 (设+拼)
线上培训会 (设+拼)
线上培训会 (设计组)
线上培训会 (设计组)
拼装组初赛
6
7
8
9
10
11
12
公布拼装组初赛结果 拼装组开放物资购买
线上 二期培训
(拼装组)
开放调车
13
14
15
16
17
18
19
设计组初赛 (提交设计方案)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布设计组初赛结果 设计组开放物资购买
线上 二期培训 (设计组)
开放调车
27
28
29
30
31
(六月)1
2
外观 线上培训
场地说明
3
4
5
6
7
8
9
制作决赛场地
调车结束
决赛现场 布置
决赛
、比赛流程
(一)报名(4月23-4月28)
选手可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统一报名。
报名以4-6人为一团队进行团队报名。
(二)培训会(4月29日-5月3日)
一期培训(5次):首次培训为现场培训,主要以介绍本次比赛规则为主,并通过对官方车进行讲解让参赛队伍初步了解设计制作的基础问题知识。剩余培训将以线上直播(并共享直播视频)以及线上答疑群答疑两种方式进行。
各组培训将分开进行。








设计组培训安排
序列
内容
时间
形式
1
场地规则培训
4月29日晚19:00
线下
2
底盘设计培训
4月30日晚18:00
线上
3
云台设计培训
5月1日晚18:00
线上
4
材料使用培训
5月2日晚18:00
线上
5
组装培训
5月3日晚18:00
线上






拼装组培训安排
序列
内容
时间
形式
1
场地规则培训
4月29日晚19:00
线下
2
组装培训1
4月30日晚18:00
线上
3
组装培训2
5月1日晚18:00
线上
二期培训(2次):在各组参赛队伍进入决赛之后,我们将根据其初赛相关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关于决赛的相关规则进行培训和说明,并分享有关设计和组装的更多技术知识。
赛前培训(1次):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主要以介绍外观设计方法和场地实际情况。
(三)初赛
1. 拼装组(5月4-5日)
(1) 与赛务协商初赛时间。以半小时为一时段进行预约,同一时段最多3支队伍进行比赛。
(2) 现场拼装官方车(统一的官方资源包),并计时。以技术组检测审核通过后成绩为有效。
(3) 用时最短的6组参赛队伍将晋级决赛(晋级数量待定,将于报名结束后决定)
2. 设计组(5月18-19日)
(1) 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设计图纸(图纸需要能够清晰表达机器人的结构、尺寸等,不强求使用solid works)
(2) 技术组对对提交的图纸进行评比打分,得分较高的4组参赛队伍将晋级决赛。
(四)备赛期
1. 拼装组(4月29-6月9日)
(1) 通过初赛后团队需提交100元的押金购买官方物资。
(2) 选购官方物资进行机器人组装,非官方物资需符合规则要求。
(3)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调控。
2. 设计组(5月19-9月9日)
(1) 选购官方物资进行机器人组装,非官方物资需符合规则要求。(该阶段不进行经费报销)
(2)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调控。
(五)决赛(6月9日)
1. 赛前热身与调试
2. 组装组决赛
时间:14:15-15:30
3. 设计组决赛
时间:15:30-16:30
4. 结尾
(六)人才考核
(1) 回收整理比赛及人才数据
(2) 将有潜力的理工科人才发出入队邀请
(3) 优异者可获得RoboMaster大学生夏令营及工程师培训营的推荐资格
、整体总结
(一)赛制方面
因为本次校内赛是我们承办的第一年,考虑到我们的首要目的是打响校内赛和RM的知名度,所以这次设置的参赛门槛较低,分为拼装组和设计组:
1.拼装组是根据官方车设计图纸,将所有零件组装在一起,在规定时间内用有限的工具和所有零件组装起整个车,根据完整度排名晋级;
2.设计组的起步比较高,需要提交整车的图纸,为了不打击有些不会三维建模软件的同学的积极性,我们在宣传比赛时申明可接受任何形式的图纸包括手绘。
今年的重点比较倾向于拼装组,在科创氛围不是很好的环境下,有一些感兴趣的同学还是非常积极地来参加比赛,按照报名数量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次校内赛报名队伍数量为34队,报名人数140余人。同学们都具有很高的参赛积极性,课余时间也会在交流群中内向机器人队队员提一些问题。
报名拼装组的同学比较多,且晋级名额也较多,赛制比较偏重机械,在电控方面我们没有做硬性要求,采取自愿调车的方式,但最后基本上还是由我们的队员进行后续完善,任务量比较重,也就没有达到最开始预期的比赛效果。
(二)宣传方面
在举办比赛前,需要把宣传工作和赛制等其他工作同期提前做好策划,宣传工作的细节方面在这次比赛筹备中准备的有些仓促。在第一年举办某项比赛的情况下,如果宣传工作做的不充分,比赛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我们着重考虑了针对报名的宣传,但对于比赛当天的宣传不够充分,且由于比赛当天的场地和天气原因,比赛围观率较低。而在本校范围内进行的由各队线上拉票的效果更好些,给进入决赛的各参赛队拍了海报,设置了复活赛的赛制。
(三)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方面,在日后准备长期举办校内赛的过程中,考虑比赛规模和结合比赛效果后,可以一次按需要进行购买,在这次准备比赛的过程中由于购买的物资分了多批次进行购买,运费和时间都浪费了不少,且以后每届校内赛可以重复利用相同物资,可以根据已有物资在比赛中制造出更有创造性的机器人。
改进意见:
1.在赛制方面加入电控元素,使比赛更加完整,可以采取夏令营的模式,对参赛的同学进行简单基础培训,队内同学只作为顾问给予一定帮助,使参赛同学比赛中更有参与感。
2.将赛制重心偏向于设计组,并且鼓励原创性,区别官方车的结构。
3.在校内赛中融入更多RM的元素,不只局限于小步兵,可以使用小工程车,对机械结构设计方面有更高层次的选拔。
4.设置一些不只是顾及赛事效果的更加有难度的专项,吸引人才的关注,趁机为队内引进人才。
5.报名宣传:可以根据赛制设置宣传重点,在简单了解各学院学生各阶段在科创方面的普遍情况后,着重对某一专业或某一年级进行宣传。
6.比赛宣传:线上线下同时提前进行,线上宣传可以多方面同时进行,不局限于单一的拉票形式


请问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吗?
长安大学第一届RoboMaster机甲大师校内赛总结及经验
所有评论
暂无更多
关于作者
Jophien
Jophien
0 关注Ta
0 文章
0 经验值
0 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