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帖】华中科技大学-新版子弹测试报告
1625
0
4
2015-12-29
话不多说,先奉上新版子弹的实物图:
接着是组委会要求的几个项目的测试,测试的数据和结果如下:
第一次在论坛发帖子,有些写的不够详细,分析不太到位的地方还望大家指正。最后,打一则广告,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华中科技大学RoboMasters俱乐部。
图1 新版子弹实物图
首先,针对大家所说的子弹直径的问题,我们从子弹中随机挑选出来10粒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图2 子弹直径测试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新版子弹比规则中到的17mm的标准大小略小。接着是组委会要求的几个项目的测试,测试的数据和结果如下:
一、 子弹射速
为了测试这一项,拿到内测名额后,电控组和机械组的小伙伴们也是齐心协力,很快地完成了测速装置的制作,对,它就是长这个样子的:
图3 DIY测速装置
接下来,我们使用了新版的发射机构对于子弹的速度进行了测试,测试数据详见表1表1 子弹射速
测试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测试速度(m/s) | 29.32551 | 27.70083 | 26.31579 | 29.5858 | 29.85075 | 25.64103 | 29.94012 | 28.08989 | 28.98551 | 26.80965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平均速度(m/s) |
25.18892 | 29.15452 | 29.76191 | 29.76191 | 26.24672 | 28.08989 | 28.90173 | 27.17391 | 26.73797 | 29.15452 | 28.12084 |
二、 子弹落点
发射机构高度48cm
表2 子弹落点数据
测试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落点距离(m) | 6.83 | 7.55 | 7.3 | 7.4 | 7.38 | 7.46 | 7.35 | 7.33 | 8.28 | 7.38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平均距离(m) |
8.49 | 8.17 | 7.93 | 8.24 | 7.58 | 7.06 | 7.24 | 7.93 | 7.55 | 7.3 | 7.5875 |
三、 子弹杀伤力
测试方法:步兵车处于发射机构6m远距离,用发射机构进行打击
表3 正面打击杀伤力数据
打击次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剩余血量 | 600 | 586 | 547 | 535 | 531 | 469 | 452 | 410 | 353 | 326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305 | 258 | 233 | 209 | 178 | 135 | 109 | 42 | 0 | | |
表4 背面打击杀伤力数据
打击次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剩余血量 | 600 | 516 | 450 | 362 | 341 | 248 | 181 | 89 | 0 |
四、 远距离射击
测试条件:距离10米,步兵平射
图4 新子弹远距离打击落点分布
图5 旧子弹远距离打击落点分布
测试中,由于步兵的云台在yaw方向有轻微的抖动,所以子弹落点的分布呈现出上述带状的分布。从图5和图6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旧子弹在y方向的偏移量和分散程度明显要优于新子弹。分析可能是因为新子弹更软,与摩擦轮胶轮作用时的形变量更大,射出的初速度更小。所以本届如果使用新子弹,大家可能对于摩擦轮胶轮的选型需要下一番功夫。第一次在论坛发帖子,有些写的不够详细,分析不太到位的地方还望大家指正。最后,打一则广告,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华中科技大学RoboMasters俱乐部。
文章标签
请问这篇文章对你有用吗?
【分享帖】华中科技大学-新版子弹测试报告